靈活無比的大圓滿法
我曾經與高雄弟子賢騰、賢基等人,一同開車遊賞佛光山寺,與我同行的尚有賢淨弟子,我看到佛光山寺有一個大牌門,上面題了:「不二法門」四個字,我看到此四個字,心中有很深的微妙感觸。
像法時期,佛法延變成為大乘佛法,他們把佛陀正法時期的前五百年佛教,輕視低貶為小乘佛法。這是像法時期共業大分別心所造成。
印度大乘佛法的晚期,又因時空因素,應佛教徒的需要,佛法又產生了「金剛乘」「密教」「密宗」 「密乘」等,「密教」又自視更高,把顯教各大乘宗門,一律看作是「般若乘」,言下之意,頗帶有幾分輕視低貶的意味。其實,這也是「金剛乘」 「密宗」「密教」共業大分別心所製造出來的知見。
「佛法大方廣,平等無高下。」這是佛陀廣說佛法渡化群生的本懷和真實義,發心有大小,法門無大小;根器有高下,法門無高下。我普明尊者法王子的看法是,萬法即是一法,亦即是空法(無法可得)。佛法祇有一個究竟法,即是--「中道法」,方便說空諦,也方便說有諦。因此,佛法是--「中道法」,佛門是--「中道門」,佛教是--「中道教」,此是究竟義,空假皆方便,權設非究竟。
佛陀說廣渡眾生,覺悟有情的真正大心法,就在這裏,就是入世出世皆可奉之為準繩的「中道心法」。
雖然,「金剛乘」有將四種灌頂,說為:瓶灌唯心見,密灌中道見,智慧灌密咒見,大樂灌大圓滿見。然而,大覺悟的聖者,看唯心見、中道見、密咒見、大圓滿見其實就是一見,諸見泯然,一切不離中道見、中觀見。
佛陀在大菩提樹下,入甚深金剛三昧、光明大手印三昧,報身受十方如來的秘密灌頂,證三身五智一切種智圓滿成佛,也是以「大中道心法」,貫徹一切宇宙真理,印證一切緣起性空,不離中道。
因此,顯密二教,其實是一教,就是「中道教」。大乘小乘,其實也是一乘,就是「中道乘」。這是顯密及大小乘八萬四千法門中,唯一實相真實義的「不二解脫證悟成佛法門」。
缺乏般若智慧與中道正見的,太容易執著空理而不自知,這是很多大乘佛經的內涵。
缺乏般若智慧、中道正見與菩提心的密教金剛乘,無形中偏向外道思想,偏向婆門教之色彩,若無中道見,若無明心見性、大手印、大圓滿之證量徹梧,便不折不扣地淪為「外道密教」「外道金剛乘」了。
依中道第一義諦,佛法是積極的成佛渡生,不是住空的消極往生。依中道第一義諦,佛法是肯定的建設世間,不是否定的逃避世間。依中道第一義諦,佛法是大有為的愛國愛人愛世界,不是大無為的捨國捨人捨世界。
這「愛」,是「慈悲博愛」,是「嚴厲公正」,是「是非分明」的,是「明理明義」的。不是「七情六慾、無明痴想」的情慾小愛。
佛教在印度延傳到大乘佛法的末期,由於教義多流向於消極、否定、無自性、一切空的意識中,已經失去「中道」的真義,失去佛陀弘法利生的真義,缺乏光明面,缺乏建設面,缺乏肯定面,便被回教、婆羅門教所代替,佛教便在印度中斷了法燈慧命。
依佛陀中道第一義諦的真正內涵,佛法帶給國家人類的助益,應是肯定真理,建設國富民強,護國祐民,促進全人類進步調諧、心物一致的。
因此,佛法不是唯心,也不是唯識,認為佛法是唯心唯識的人,都錯了。佛法是心物合一論,是識境一如觀。
尤其,一切學佛的佛門弟子們,都一定要有「忠孝仁義」的精神修養,有國家的健全,才有宗教的完整,有國家政治的護持,才有宗教理想的傳播。
「中道真理」是佛陀和孔子共同闡揚的天地至理,各國歷代聖哲仁王,皆是應用「中道至理」,去治理國政,故能國富民安。
歷代佛教顯密一切宗門祖師,也是大徹大悟了「中道第一義諦」,故能通達如來悟道成佛心印,大轉法輪,行祖師道,渡化無數有緣具根眾生,得道證果。
藏密佛法的智慧灌密咒見,有亦稱為事業雙運手印,大樂灌大圓滿見,有亦稱為明心見性、如來密印灌頂;其實我普明尊者法王子,承我父法王 普賢王如來、五方佛威神灌頂,相應所知,藏密諸種灌頂所證諸見:一切不離「中道見」也,乃至顯密大小乘諸宗門,其覺悟得證心法,亦然是在「中道心印」。
「不在中間,不在兩邊。」這種狡辯式的佛法,不是正直心覺者的說法,自己尚無肯定,積極的覺悟,怎能使廣大無數的眾生,入不二法門,結果還是統統落入「無住、無相、無所有、無自性、一切空空」的大偏見去了。
「離開中道,好談無住。」這是落沒佛法的悲哀,也是遺害佛教滅亡、消極、否定 、悲觀的最大偏見處。
什麼是佛法的真實正見?「中道見」「八正道見」即是。佛陀說法的真正義理,就在這裏。
佛教是中道門,而不是空門;很多世間人的眼光,把出家的僧尼法師們,統統看作是:「遁入空門」,言下含意,亦帶逃避枯寂的意謂,這離原始佛教根本佛法,可說遠失原義,喪失中道積極證道覺世的精神了。
顯密佛法,雖然號稱八萬四千法門,然而也是不離一個根本法母:「中道法門」,萬法歸一,一歸法空,這才是佛陀說法的真實義。
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!」應該要:「正住中道而生其心」,也就是說,學佛人要學中道心,而不是學空心、無住心,正住正念正心正行,正戒正定正慧,正覺正悟,才是大徹大悟的「如來正法眼藏」。
先正住中道,再無住性空,正住無住雙運合一;才是真實佛陀說法覺世的「妙義」也!
普明金剛上師 1986年5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