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教淨土宗唸佛法門
本師釋迦牟尼佛為娑婆世界人間佛教教主,賢刧第四尊佛,為了悲憫解脫末法眾生之煩惱痛苦,清淨人民到達彼岸,佛陀於無人請法而自說「佛說阿彌陀經」。在「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」中云:「當來之世經道滅盡,我以慈悲哀愍,特留此經止住百歲。其有眾生,值斯經者,隨意所願,皆可得渡。如來興世,難值難見。諸佛經道,難得難聞。」。淨土法門是東晉慧遠法師所創(一般公推為淨土宗初祖),其依據為淨土三經,渡眾三根普被,利鈍全收,橫超三界,最應末法眾生之根器,全因阿彌陀佛悲心願大,明代蕅益大師云:「求其直捷、至圓至頓者,則莫若念佛求生淨土。求其至簡易、至穩當者,則莫若信願專持名號」,近代印光大師、淨空法師更是大力提倡、宏揚念佛往生極樂,另密乘圓覺宗對於推廣「臨終關懷」「一念蓮華」,更是不餘遺力,對於臨終眾生往生淨土,也是一大福音。
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往昔行菩薩道之福德所建立之清淨佛土,依佛說那裡純樂無苦,由無量妙寶自然合成,殊特嚴淨,非語言文字可以形容,希望見聞者都能發願往生,到那裡看看住住,不再輪迴受生,或是再回娑婆救渡有緣,看個人意願,凡是到過那裡的,都想在那住下不想回來了,謹恭錄如下:
一、佛說阿彌陀經中云:「極樂國土眾生,無有眾苦,但受諸樂,故名極樂。」「極樂國土,七重欄楯,七重羅網,七重行樹,皆是四寶周匝圍繞,是故彼國名為極樂。」「極樂國土,有七寶池,八功德水,充滿其中,池底純以金沙布地,四邊階道,金、銀、琉璃、玻璃合成,上有樓閣,亦以金、銀、琉璃、玻璃、硨磲、赤珠、瑪瑙而嚴飾之,池中蓮花大如車輪,青色青光、黃色黃光、赤色赤光、白色白光,微妙香潔。」「彼佛國土,常作天樂,黃金為地,晝夜六時,雨天曼陀羅華。」。
二、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中云:彼極樂界,無量功德,具足莊嚴,永無眾苦、諸難、惡趣、魔惱之名,亦無四時、寒暑、雨冥之異,復無大小江海、丘陵坑坎、荊棘沙礫,鐵圍、須彌、土石等山,唯以自然七寶,黃金為地,寬廣平正,不可限極,微妙奇麗,清淨莊嚴,超踰十方一切世界。
俗云:「戶戶阿彌陀、家家觀世音」,西方三聖在我們的心目中,就像是我們的家人、依怙主父母一般,那麼親切、崇高;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,普渡有緣、平等接引,威神光明,十方諸佛中,最尊第一,光明善好,勝於日月之明千億萬倍,光中極尊,佛中之王。兩大脇侍,觀世音菩薩普門示現,耳根圓通,聞聲救苦,應以何身得渡即現何身而為說法,世稱南海古佛、觀音佛祖、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、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…等,屢屢示現不勝枚舉,為了救渡苦難的眾生,總是不停的來回於各個世界中,那怕是地獄、幽冥、鐵圍之內,凡與他有緣都會示現救渡,真正娑婆世界的救渡主,佛經云施無畏者;大勢至菩薩號稱無邊光,以智慧光普照一切,接引眾生往生淨土,在「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」中記載:「若眾生心,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,必定見佛,去佛不遠。不假方便,自得心開。…。我本因地,以念佛心,入無生忍。今於此界,攝念佛人,歸於淨土。佛問圓通,我無選擇。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,得三摩地,斯為第一。」,大勢至菩薩於密教界示現金剛手菩薩,渡化因緣成熟之佛子,成就大密教界之本尊與空行,永與佛菩薩相伴,自在逍遙。西方極樂世界中方便權分常寂光淨土、實報莊嚴土、方便有餘土和凡聖同居土四佛土,其中凡聖同居土為帶業往生之眾生所居之佛土,完全由阿彌陀佛之佛力所攝受,常寂光淨土則為上品上生,極樂世界中最殊勝之佛土。重點是唸佛純熟、淨念相繼,才能與極樂三聖感應道交,蒙佛菩薩接引往生。
在淨土三經均有教授念佛之修持法門,謹恭錄如下:
一、「佛說阿彌陀經」中云:「若有善男子善女人,聞說阿彌陀佛,念持名號,若一日、若二日,若三日,若四日,若五日,若六日,若七日,一心不亂,其人臨命終時,阿彌陀佛,與諸聖眾,現在其前。是人終時,心不顛倒,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。」
二、「佛說觀無量壽經」中說,我們往生西方要修三福行(欲生彼國者,當修三福:一者、孝養父母,奉事師長,慈心不殺,修十善業;二者、受持三歸,具足眾戒,不犯威儀;三者、發菩提心,深信因果,讀誦大乘,勸進行者。)及十六種觀想(日想觀、水想觀、地想觀、樹想觀、八功德水想觀、總觀想觀、華座想觀、像想八觀、遍觀一切色身相觀、觀觀世音菩薩真實色身相觀、觀大勢至色身相觀、普觀想觀、雜想觀、上輩生想觀、中輩生想觀、下輩生想觀)。
三、「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」中云:無量壽佛,亦號無量光佛,亦號無邊光佛、無礙光佛、無等光佛,亦號智慧光、常照光、清淨光、歡喜光、解脫光、安隱光、超日月光、不思議光。如是光明,普照十方一切世界。其有眾生,遇斯光者,垢滅善生,身意柔軟。若在三途極苦之處,見此光明,皆得休息,命終皆得解脫。若有眾生住大乘者,以清淨心,向無量壽,乃至十念,願生其國,聞甚深法,即生信解,乃至獲得一念淨心,發一念心念於彼佛,此人臨命終時,如在夢中,見阿彌陀佛,定生彼國,得不退轉無上菩提。總之,不管是一念十念或是數日數月或數年,要看個人唸佛功力,能否一心不亂,或是在禪定中念佛,但凡是能預知時至,蒙得見阿彌陀佛三聖接引,定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。
普賢菩薩是諸佛之長子,與文殊師利菩薩二尊,代表諸佛之「定」「慧」二德,一為「大行」菩薩,一為「大智」菩薩,定中有慧,慧中有定,定慧等持,是吾等效法之榜樣,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最終導歸極樂,幫助一切眾生脫離娑婆苦海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清淨國土,吾等亦應誠心皈依。「普賢菩薩行願品」云:「是人臨命終時,最後剎那,一切諸根悉皆散壞;一切親屬悉皆捨離;一切威勢悉皆退失;輔相大臣、宮城內外、象馬車乘、珍寶伏藏,如是一切無復相隨。唯此願王,不相捨離,於一切時,引導其前。一剎那中,即得往生極樂世界。」「諸眾生,若聞、若信此大願王,受持讀誦,廣為人說,所有功德,除佛世尊,餘無知者。…能於煩惱大苦海中,拔濟眾生,令其出離,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。」。
在「往生傳」及「淨土聖賢錄」中所記載唸佛往生實例甚多,在此援引實例二則,希有緣生起信心效法:
一、清末民初諦閑法師有位弟子人稱鍋漏匠,此人一生生活非常困苦,中年出家,不識字,也沒聽過經,諦閑法師只教他一句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告訴他:「你就這樣一直唸下去,唸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接著唸,將來準有好處。」。他是鄉下老實人,沒有妄想雜念,很聽話就一直唸下去。這樣唸了三、四年,他成功了,預知時至,往生後還站三天,等待諦閑法師替他辦後事。諦老讚歎他說:「你總算沒有白出家,你這個樣子連許多大和尚、方丈住持、講經說法的大法師,都比不上。」。
二、宋朝瑩珂法師是一位出家人、不守清規、破戒造罪,但他深信因果報應,想自己一生所作所為,必墮地獄,生大恐怖。於是,他發心唸佛求生淨土,他把寮房關起來,不睡覺、不吃飯、不喝水,一句佛號到底、唸了三天三夜,把阿彌陀佛唸來了。最後,他預知時至,三天之後阿彌陀佛來接引往生。
華藏祖師所傳念佛法門共有五種:一、稱名念佛,二、持名念佛,三、觀像念佛,四、觀想念佛,五、實相念佛。
一、稱名念佛─以生滅心念佛,只在形式上下工夫,有許多念佛的特殊形式,如數豆子念佛、數念珠念佛,數數念珠,以五音譜成旋律來唱佛等。這是中國淨土宗一般修行的方式,但都不懂自性法門。如此修行,至高也只能帶業往生凡聖同居土,到那裡雖能永不退轉,但成道要一步一步慢慢來,會落品位階級的。
二、持名念佛─即口念心憶持,口中念彌陀聖號,心中憶持彌陀之自性。即思維‘心、佛、眾生,三無差別。’我與阿彌陀佛,一切諸佛及一切眾生之本來清淨心皆是一體,無二無別的。我們要恢復本來之自性彌陀,就能與彌陀一體,此是從性分上念佛。金剛經講得很清楚:‘“須菩提,于意云何?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?”須菩提言:“如是如是,以三十二相觀如來。”佛言:“須菩提,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,轉輪聖王則是如來。”’當知著相念佛永不見自性,必須從性分修持才能成就。
三、觀像念佛─觀想西方三聖。觀音菩薩手持寶瓶,以菩提甘露遍灑三千大千世界,為行者灌頂。大勢至菩薩眉心有一寶瓶以智慧光明清除行者罪業。阿彌陀佛手持蓮台,向行者一拋,接引行者往生極樂。此是從相分念佛。但要知觀相當不離性,性相圓融,才能成就。所以修觀像念佛,必要有持名念佛的底子才行。
四、觀想念佛─即依觀無量壽經中十六種觀法修行,此乃習定之法。觀想時亦不可離性分,必要有持名念佛的底子,方能到實報莊嚴土;若著相,落生滅,就只能到凡聖同居土。
五、實相念佛─當依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所講的修行口訣實修:‘佛問圓通,我無選擇,都攝六根,淨念相繼。得三摩地,斯為第一。’所謂‘都攝六根’即先守六根自性,對外界六塵起滅不動於中,本‘不分別、不愛惡、不取捨,自性平等而住’之旨修行。觀一切有形有相之人、物、境皆如夢如幻(此即假觀),一切無形無相之內事悉皆空寂(此是空觀),空幻一如,即是中觀。當我們眼見色時,心中無色;耳聽聲時,心中無聲;鼻嗅香時,心中無香;舌嘗味時,心中無味;身觸覺時,心中無觸;意思想時,心中無法,此是不動心之境界。再進一步淨六塵,即六根與六塵絕緣,彼此不勾結,六根不被六塵污染,束六和合返流為一精明,攝用歸體,自性即能現前,最後則能轉八識成四智,以上是前念不生之境界。所謂‘淨念相繼’,即後念不滅,以第九清淨識思維以種種方便,令一切眾生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。如是修行,方能得到正定,此是最殊勝之淨土法門。
淨土宗即是「淨心宗」。於維摩詰所說經云:直心、深心、菩提心、六度、四無量心、十善是菩薩淨土,即心即佛土,心淨則佛土淨。淨土念佛看似簡單其實不簡單,是有修行次第的,在禪定中念佛可以往生實報莊嚴土以上境界,最基本的唸佛往生,也能蒙佛力攝受帶業往生,在西方極樂世界中繼續帶業修行,與佛菩薩諸上善人結緣,這種實例古代近代都有很多,但就是要屏除雜務一心念佛,唸佛法門應該是所有法門中最為簡省的,只要發心相信願意去做應該都能承辦,這就是本師釋迦摩尼佛的慈悲,無請而自說的佛經,勸化眾生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吾等學人應多思維西方極樂世界之殊勝景象、功德利益,發願往生,在西方極樂世界一生修行成就等覺菩薩,再回返娑婆世界,效法觀音、文殊、普賢、地藏等大菩薩之精神,普渡眾生,自覺覺他,自渡渡他,實踐大乘菩薩道,圓滿菩薩六度萬行,成就佛果,不負法藏比丘(阿彌陀佛之前身)之初衷與本願,幫助眾生離苦得樂,達於彼岸,自利利他,常樂我淨,寂靜湼槃。
最後,願以一偈與大家共勉:
止惡行善心清淨 皈依佛門意堅定
發願往生極樂界 自渡自覺渡眾生
普願有緣念佛行 極樂佛土願相逢
釋信良/陳真君 作於2012/04 2022/04/20再修正(可以參考無有淺談之極樂世界入口)
留言列表